秘革命大揭的N原来比特币上这么简单生态
最近我发现Ordinals生态简直火得不像话,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是我见过最有趣的比特币创新之一。今天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带大家搞明白这个Ordinals到底是什么鬼。 想象一下,比特币就像一堆一模一样的金币,Ordinals协议就像给每个金币都打上了独一无二的编号。这些编号不是随便给的,而是按照金币被挖出来的顺序严格编排的。比如中本聪挖的第一个区块里的比特币,它的1亿个"聪"(比特币的最小单位)就会获得1-100,000,000的编号。 这就好比给每个小金币都发了个身份证,从此它们不再是"同质化"的克隆体了。最重要的是,这个编号系统超级诚实,完全遵循"先进先出"的原则,就像排队买奶茶一样,先来的先服务。 有了编号系统还不够刺激,更酷的是我们可以给这些带编号的"聪"纹身!通过一个叫Inscriptions的技术,我们可以把任何数字内容(图片、文字、视频...)永久地刻在特定的"聪"上。 这个过程有点像用激光在金币上刻字。技术上,它是通过特殊的交易脚本实现的。一旦交易被打包进区块,这个"纹身"就永远留在比特币链上了。不过要注意,由于比特币的防垃圾邮件机制,每次至少要处理294个聪,所以你的"纹身"会占据至少294个编号连续的聪。 这让我想起去年有个艺术家把《蒙娜丽莎》刻在了比特币上,现在想想真是天才的创意! 如果说Ordinals是基础设施,那么BRC-20就是在这基础上盖的高楼。它规定了一套标准格式,让开发者可以在比特币上发自己的代币。这个格式规定了代币名称、总量、单次铸造数量等关键信息。 我特别喜欢它"先到先得"的公平性。比如ORDI这个代币,3月8日有人先部署了标准,后面的人就不能再部署同名的了。总量2100万枚,铸完就没了。这种规则让早期参与者特别有动力,但也容易造成FOMO情绪,大家需要冷静看待。 传统NFT就像买了张带二维码的艺术品证书,艺术品本身可能存储在别处。而Ordinals NFT是把艺术品直接纹在了比特币上,永远无法更改。 举个生动的例子:以太坊NFT可以随时"换装",就像数字版芭比娃娃;Ordinals NFT则是纹在身上的刺青,一旦完成就终身相伴。这种设计哲学上的差异,让比特币NFT更接近"数字文物"的概念。 准备好钱包后,在iDclub这样的平台上铸造BRC-20代币其实很简单: 1. 连接你的Unisat或Xverse钱包 2. 填写代币信息(记住名称不区分大小写) 3. 设置铸造数量和张数 4. 调整Gas费(建议选择高速,避免卡单) 5. 确认支付 我建议新手从小额开始尝试,毕竟链上交易一旦发出就无法撤回。记得选择bc1q开头的地址,这样能省下不少手续费。 目前Ordinals生态还处于早期野蛮生长阶段。unisat、Magic Eden等交易平台已经支持相关资产的买卖,但流动性还在建设中。 我必须提醒大家:这个领域既充满机遇也暗藏风险。很多项目会炒作"第一个"、"最早"的概念,但最终价值还是要回归实用性。就像2017年的ICO狂潮,最终能活下来的项目凤毛麟角。 建议用闲钱参与,保持理性。如果你刚接触这个领域,不妨先观察学习,等搞懂规则再下场也不迟。比特币上的身份证系统:Ordinals协议
给比特币纹身:铭文(Inscriptions)技术
BRC-20:比特币版的发币标准
比特币NFT vs 以太坊NFT:一场理念之争
打造你的第一个比特币NFT:实战指南
市场观察与风险提示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疯狂!比特币再创新高,老司机手把手教你把握2025牛市
- BlockFi破产案迎来曙光:客户终于要拿回钱了
- 美联储高息陷阱:一场针对中国财富的精准收割?
- LPDFi浪潮来袭:Logarithm Finance能否成为下一个GMX级别的财富密码?
- 市场惊魂夜:美联储泼冷水,加密货币何去何从?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假突破背后暗藏的危机
- 纽约ETH黑客松13个获奖项目大揭秘:区块链创新的风向标
- 比特币空单获利429点!这波操作太爽了
- CEX平台的钱包透明吗?最新储备证明大调查
- Web3创投圈的新加坡之夜:一场改变未来的思想盛宴
- 2023年10月6日区块链晨报:暗流涌动的加密世界
- 以太坊冲高回落,1750美元成多头的噩梦?
- 熊市寒冬里的一把火:FameEX豪掷千万补贴回馈交易者
- 以太坊陷入僵局:1600美元成关键分水岭,市场情绪偏向谨慎
- 加密货币的亚洲奇迹:从游戏热潮到经济救赎
- 比特币这次真不一样?资深分析师揭开2019年与当下的关键差异
- 海南华铁案例启示:中小企业如何玩转RWA?
- 10条让交易者热血沸腾的人生信条
- 2024年比特币现金减半:一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资本游戏
- FIL的漫漫熊途:社区信仰还能持续多久?
- 搜索
-